今天我們將來介紹一個與保險相關的重要名詞:「滿期保險金」。或許你對保險專業名詞感到陌生,但別擔心,我們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你解釋這個名詞,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它的意義與作用。
目錄
什麼是滿期保險金?
保險是一種保障我們未來生活的工具,當我們購買保險時,保險公司會向我們承諾在特定情況下提供理賠金,以幫助我們減輕意外帶來的損失。而「滿期保險金」則是指保險合約在到期後所給付的金額,這種金額是根據保險合約內容與期間所累積的保險費用來計算的。簡單來說,當保險合約到了約定的期滿時間,保險公司會依據合約條款支付一筆金額,這就是滿期保險金。
滿期保險金怎麼看?
條款會這樣寫:
第十條 滿期保險金的給付
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且保險年齡到達八十六歲之保險單週年日仍生存者,本公司按本契約(不含其他附約)保險單上所記載「保險金額」為準,按年繳繳費方式無息計算自契約生效日起至「原定繳費期間屆滿日」所應繳保險費總額,給付滿期保險金。
Finfo 幫你快速變成白話文:
滿期保險金:被保險人於 86 歲時,退還「總繳保費」。
條款會這樣寫:
第十七條 滿期保險金的給付
被保險人於本契約保險期間屆滿時生存且本契約仍有效時,本公司按下列三者之最大值給付「滿期保險金」後,本契約效力即行終止:
一、 滿期當時之「保險金額」。
二、 滿期當時之保單價值準備金。
三、 滿期當時之「累積已繳保險費總和」。
Finfo 幫你快速變成白話文:
滿期保險金:被保險人於投保後 30 年若仍生存,「總繳保費 」、「保險金額」、「保單價值準備金」三者取較大者退還。
話說 Finfo 白話文說明哪裡看?看看 Finfo 在商品頁面的「說明」處!
領取滿期保險金的條件及受益人是誰?
想要領取滿期保險金,首先必須確保保險合約已經到達約定的期滿時間。而在合約到期時,究竟是誰可以領取滿期保險金?就是這張保單的「受益人」。「受益人」是指在保險合約中被指定接受保險金的人。通常情況下,受益人可以是保險持有人本人或是其他被指定的家人或親友。
滿期保險金是否需要課稅?
「要保人」是誰?這是保險中與課稅相關的重要名詞!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向大家再介紹一個保單中的重要角色:「要保人」。當你決定買保險保護自己或是你的家人時,你就成為了這份保險合約中的要保人。「要保人」除了是購買保險的人,同時也是負責支付保險費用的人。
「要保人」、「受益人」與滿期保險金年領金額決定要不要課稅!
當我們領取滿期保險金時,我們也許會想知道是否需要繳納稅金。這裡有個好消息,一般情況下,滿期保險金是不需要繳納稅金的。這是因為滿期保險金的給付通常被視為保險公司在合約期滿後所支付的退還金額,而不是一筆收入。然而,這是指要保人跟受益人是同一個人的時候,也就是說,當你是購買、繳保費的要保人,同時也是這份保單滿期保險金的受益人的時候,領取滿期保險金才不用繳稅。
如果當要保人與受益人是不同人時,受益人領取滿期保險金是有機會被課稅的!畢竟是要保人付出成本,其中的保險利益理論上應該也要是要保人的,可是最後是由受益人無償享有。根據贈與稅相關介紹,這便符合法律上規定的贈與行為,因此受益人是要被課徵贈與稅的。不過,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如果受益人被贈與的金額一年在 244 萬以下,就可以贈與稅免稅!
由此,領取滿期保險金會不會被課稅?我們可以注意這兩件事情:
- 要保人與受益人是否為同一人?不同的話,領取滿期保險金就應繳納贈予稅。
- 如果受益人一年領取的滿期保險金不滿 244 萬,就可以擁有贈與稅免稅資格!
👉 瞭解滿期保險金與生存保險金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