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綜合保險」,大多簡稱為「登山險」。本文要點一:它是旅遊險相關的險種,卻不等同於旅遊險,這點,我們可以從保障項目去了解。二:由於各縣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以下簡稱登山自治條例)的發布,讓登山險的重要性大幅提升。這篇文就帶大家看看登山險的保障範圍、多家保險公司登山險比較,以及向各位說明為何法規使得登山險對於要進入山區的民眾有其必要性?
目錄
想登山保旅平險就夠了?旅平險其實沒辦法處理這些狀況
如果已經有旅行平安險(以下簡稱旅平險),還需要保登山險嗎?
登山險與旅平險差異 | ||
---|---|---|
保險商品 | 旅遊平安險 | 登山綜合保險 |
投保人數 | 1 人就可以投保 | 1 人就可以投保 |
保險期間 | 以日計算,最多 180 日 | 以日計算,最多 30 日 |
承保地區 | 國內、國外(由於疫情關係,多數 保險公司暫時停售國外旅平險) |
國內 |
承保事故 | 意外傷害事故 (不包含特定事故) |
意外傷害事故 +特定事故(例:失溫、中暑、高山症) |
給付項目 | 1. 意外身故及失能保險金 2. 意外傷害實支實付醫療保險金 |
1. 意外身故及失能保險金 2. 意外傷害實支實付醫療保險金 3. 意外緊急救援費用保險金 (含搜尋費用、救護費用、遺體移送費用) |
FINFO |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如果被保險人發生事故的機率太高,保險公司很有可能會拒絕對方投保。由於登山是相對具有危險性的活動,在登山險開賣以前,若因登山想要投保旅平險,很有機會被保險公司拒保。
然而,登山除了容易碰到山崩、失足這類的登山事故,爬山時,我們也有可能會發生失溫、中暑、高山症……等症狀,但是,這些究竟是由於「意外」還是「疾病」導致的症狀,在判定上常常會有認知不一致的問題,進而造成保戶與保險公司間的理賠糾紛。再承上段敘述,如果登山前投保登山險,就可以避免剛剛提到的理賠爭議,同時也補足旅平險尚未保障的範圍。
👉 延伸閱讀:國旅旅遊險保障搭配,離島推薦不便險方案
沒保登山險恐受罰?在這 5 個縣市登山須投保登山綜合保險
有鑑於山難活動頻傳,耗費了許多搜救資源,於是,有縣市開始訂定登山自治條例,目前台中、花蓮、南投、屏東、苗栗 5 個縣市,設有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規定登山客到管制區域、特殊管制區域登山,必須投保登山綜合保險。站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期望這條法規的擬定可以減少山域意外事故、降低救災人力的消耗;也因為登山自治條例的發布,提升了登山險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説登山自治條例的發布,提升了登山險的重要性呢?這就要來講講登山自治條例的規則:
- 登山後,不得改變活動路線或範圍
- 登山時應攜帶定位功能器材或可供緊急聯絡的通信設備
- 登山活動範圍涉及特殊管制山域,必須由具有救護證照的領隊帶領
- 登山須投保登山綜合保險
如果違反上述登山自治條例的規定,例如未投保登山險仍舊入山,在出動救援之後,若被發現未投保,被救援的人會被罰款,並且,搜救的費用也要自行付費;如果登山前已經保了登山綜合保險,當然也就不必被罰款,同時,搜救後的成本也有機會可以由保險公司給付。
線上投保登山險,多家保險公司保障項目比較
小小整理一下,為什麼登山建議要保登山險?
- 轉嫁登山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例如因登山事故(例如:山崩、失足落山、高山症、中暑、失溫……等等)導致的死亡、失能及醫療費用給付,或因為登山事故而需要搜救、醫療轉送的衍生費用。
- 各縣市訂定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規定,如若發現被搜救的民眾並未投保登山險,將會被罰款,並且必須自己給付搜救的費用。
那麼,不同保險公司的登山險,保障項目會不會有所差異呢?
登山綜合保險保障項目比較 | ||||
---|---|---|---|---|
保險公司 | 方案 / 保障項目 | 登山身故與失能保險金 | 登山醫療實支實付型保險金 | 登山緊急救援費用保險金 |
新光產物 登山綜合保險 |
A.輕鬆型 | 100萬 | 10萬 | 50萬 |
B.安心型 | 200萬 | 20萬 | 50萬 | |
富邦產物 登山綜合保險 |
方案B | 100萬 | 10萬 | 30萬 |
方案C | 200萬 | 20萬 | 50萬 | |
兆豐產物 登山綜合保險 |
– | 200萬 | 20萬 | 50萬 |
國泰產物 登山綜合保險 |
登山基本型 | 100萬 | 10萬 | 10萬 |
登山輕鬆型 | 100萬 | 10萬 | 50萬 | |
登山安心型 | 100萬 | 10萬 | 100萬 | |
登山基本型 | 200萬 | 20萬 | 10萬 | |
登山輕鬆型 | 200萬 | 20萬 | 50萬 | |
登山安心型 | 200萬 | 20萬 | 100萬 | |
FINFO |
其中,「登山緊急救援費用保險金」包含以下保障項目:
- 搜救費用:
搜尋被保險人所發生之費用,須符合以下狀況(二擇一)- 被保險人失蹤
- 被保險人超過預計下山時間 24 小時
- 救援費用:
因救護被保險人所產生之費用,包含- 交通費用
- 隨行醫護人員出勤費用
- 移送過程中所必須之緊急醫護費用
- 遺體移送費用:
將被保險人遺體移送至下列地點之運送費用- 住居所
- 殮葬地
- 經本公司同意之地點
以上舉例可以知道,上表所列的多間保險公司保障範圍都是相同的,有明顯差異的地方可見保額。由於保費會依據大家申請的保障天數而會有所不同,如果想要更詳細的保費計算,大家可以直接到各家保險公司的官網進行試算,會是最快得知自己登山旅程所需保費金額的方式喔!
👉 2025 最強國內旅遊保險推薦總整理(旅平險/旅遊不便險)
明明保了登山險,為什麼不理賠?
這邊也幫大家整理了登山險不理賠的狀況,如果碰到這些狀況,保險公司是不會理賠的。就讓我們往下看:
- 常見不理賠事項
- 故意行為
- 犯罪行為
- 酒駕行為
- 戰爭 (不論宣戰與否) 、內亂及其他類似的武裝變亂
- 因原子或核子能裝置所引起的爆炸、灼熱、輻射或污染
- 進入申請許可未通過或管理機關公告禁止的區域
- 未遵循相關法令規定,例如:未攜帶定位器材及緊急通信設備、任意變更登山活動計畫、未由領隊帶領登山所發生的搜尋費用,這些行為都違反登山自治條例
- 移送遺體費用,其中不包含棺材費
- 為了搜尋、救護、移送時的航空器費用,例如:直升機
- 在預定下山時間 24 小時之內的搜救、移送費用
- 在國外進行的登山活動。目前只有國內的登山活動可以有登山險的保障,如果是去爬國外的山,國內登山險是無法理賠的。
登山投保登山險,安心爬山好公民
如果登山前已經保了登山綜合保險,免除了罰款之餘,搜救所花費的費用也有機會由保險公司給付。搜救的被保險人若要申請保險公司的緊急救援費用保險金(含被保險人的搜尋、救援、運送費用),必須是「失蹤」狀態,或是「超出預定下山時間達 24 小時以上」,預定下山時間又是怎麼判定呢?要保人要在投保時就將預定下山時間載明在要保書上,事前未在要保書上寫預定下山時間的話,則是以保險契約到期日的午夜 12 點為預定下山時間。
有在爬山的山友們,可能都有聽聞登山請求救援,結果被人發現未保保險而遭罰款的事件,例如北大武山就時常有這類的新聞傳出。購買登山險,除了是遵守登山自治條例,我們也可以從登山險的保險項目,來了解登山險能夠如何幫助轉嫁登山時的風險。
雖然登山險最常為人詬病的地方是不理賠「即時」救援,但登山的時候,可能遇到一些自己或是旅平險都沒有辦法負擔的狀況,例如因為高山症而需要就醫時的醫療實支實付型保險,或是超過 24 小時還未下山,需要他人搜救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登山前就投保登山險,在轉嫁風險上仍有助益。